10月13日,港交所网站披露信息显示,赛力斯已通过主板上市聆讯,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国际,距离实现"A+H"两地上市再进一步。这一进展正值其业绩持续高增期,也为新能源车企国际化资本布局再添案例。

作为与华为深度绑定的新能源车企,赛力斯的发展轨迹颇具代表性。前身为重庆小康工业的赛力斯,自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首款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后,于次年联合打造AITO问界品牌,陆续推出M5、M7等车型,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225.9%达13.51万辆,问界品牌贡献过半销量。2023年后,问界M9、新M7等车型进一步覆盖20万至60万元市场,推动其业绩全面向好。
财务数据显示,赛力斯2024年营收达1451.76亿元,同比增长305.04%,归母净利润59.46亿元实现扭亏,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。2025年增长势头延续,上半年营收624.02亿元,归母净利润29.41亿元,同比增幅81.03%,研发投入同比激增154.9%至51.98亿元。销量端同样表现稳健,前9月累计销量达30.46万辆,9月单月销量44678辆,同比增长19.44%。
此次赴港上市早有布局。今年3月赛力斯官宣H股发行计划,4月递交上市申请,9月获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,拟发行不超过3.31亿股境外普通股。据招股书披露,募资净额70%将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,20%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等渠道建设,剩余10%补充营运资金。这与公司9月刚完成的资本动作形成呼应——其全资子公司已向华为支付全部115亿元,完成引望智能10%股权收购,深化"业务+股权"合作模式。
业内人士指出,港股上市将为赛力斯带来多重价值。南开大学田利辉教授表示,A+H模式可吸引国际资本、降低融资成本,助力品牌国际化。目前赛力斯已进入挪威、德国等欧洲市场,2022至2024年海外收入均保持在40亿元左右规模,募资投入将加速其全球布局。福建华策品牌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则强调,多元化资本平台将支撑其研发与产能扩张,巩固高端赛道优势。
随着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规则,2025年已有奇瑞等多家车企推进赴港上市,赛力斯的进展无疑为行业提供了参考。在完成引望股权收购、业绩持续高增的节点冲刺港股,赛力斯正通过资本与技术的双重布局,向全球化智能车企目标迈进。